“什么亚克西呀?我们新疆亚克西!”夏末秋初的一个傍晚,新疆轮台县群巴克镇敬老院里欢快的舞曲伴随着阵阵欢声笑语。 院子里围坐在老人身边的是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库尔勒公安处轮台站派出所的几名民警,最年轻的只有23岁,年长的已将近50岁,他们都是敬老院里老人们的“异姓儿子”。 1998年12月南疆铁路西延线开通之际,轮台所青年民警朱礼刚入户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时,发现维吾尔族老大妈阿依提拉汗无儿无女,体弱多病,冬天还穿着一双露着脚趾的塑料凉鞋,生活相当困难。他将情况上报后,所里党支部组织全所民警进行讨论,决定设立扶贫基金,将老人确定为派出所长期帮扶对象。 很快,轮台所给阿依提拉汗老人送去了米、面、肉等生活必需品。民警们利用空闲时间,在老人的小院里开垦出一小片菜地,圈养了两只小羊,栽上了树苗。在屋里,窗户玻璃总是被擦得锃亮,家中的摆设也被归置得整整齐齐,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几年下来,又有好几位像阿依提拉汗这样的老人成为轮台所的帮扶对象,为了让他们的生活更有保障,派出所与当地政府沟通后,把老人们送到群巴克乡敬老院生活。 平时民警们工作繁忙,所里集资买了一台“公用”手机送到敬老院,老人们有事可以随时跟民警们联系。到了休息日,民警们就轮流到敬老院,送去棉被衣物、帮忙修缮房屋院落、陪老人们聊天……所长杜建国介绍,这些年,光是给老人们理发用的推子,就用坏了6个。 塔伊尔大爷右腿残疾,每到夏天他腿上的皮肤就会痒得挠心。有一次,老人实在难受,就试着拨打了民警马强此前留下的电话。没想到,正在附近出警的马强处理完工作,很快就赶到敬老院,带着塔伊尔到医院就诊、拿药。“现在每到夏天,他都会主动送药过来。”敬老院院长再乃普告诉记者。 随着互联网普及,轮台所的帮扶也有了新的方式。“好几次去敬老院,我都看到伊卜拉伊木大爷在摆弄手机。”民警任丽军灵机一动,向伊卜拉伊木介绍了微商的运营方式,接着帮他申请了微信号,并找来杏子货源,让老人在网上做起了生意。一个多月下来,伊卜拉依木赚了1000多元。“没想到我还是个有用的人。”老人激动地对任丽军说。 21年时间,轮台所的民警已经换了好几茬,但这份鱼水情却从未中断,反而在岁月中变得愈发浓郁。
敬老院里的21年鱼水情_人物
[日期:10-28 19:00] | 来源: 作者:木木 |
上一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免职名单_人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