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女儿亲述钱塘江大桥往事 它是“工匠精神_常山县科学技术协会 广东省惠东县科学技术协会

茅以升女儿亲述钱塘江大桥往事 它是“工匠精神

[日期:09-20 10:35] 来源:  作者:木木

  钱江晚报讯 距离全国首个“926工匠日”还有一周时间,18日,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茅以升女儿茅玉麟来到杭州参加了“杭州工匠”圆桌访谈。

  在茅玉麟看来,钱塘江大桥算是“工匠精神”的一个结晶,“父亲茅以升和他的同仁们,对工作精益求精,执着创新,就是‘工匠精神’非常具体的体现,只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工匠精神’的叫法。我觉得,‘工匠日’的设立就是传承‘工匠精神’非常好的载体,特别希望今天的年轻人能够传承这种精神。”

  在接受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专访中,茅玉麟讲述了茅以升在修建钱塘江大桥背后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这段历史:1937年12月,为阻止日军南进的进度,要把刚刚建成89天的钱塘江大桥炸毁。茅以升当时愤然写下:“桥虽被炸,然抗战必胜,此桥必获重修,立此誓言,以待将来。”

  茅玉麟告诉钱报记者,父亲一直深信,这座桥一定能够得以修复,所以,他当时就把所有的资料都整理好,一共整理了14箱,后来不管走到哪里,哪怕环境再险恶,他都把这14箱材料视若生命。

  钱塘江大桥的复建,离不开茅以升保留的这14箱珍贵的资料。而且,这些资料对后来钱塘江上其它大桥的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讯员 罗昙 本报记者 詹程开

上一篇:向功勋模范人物致敬!_人物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常山县科学技术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5095号-1